首页 > 教育

新加坡教育制度转型:兼顾多元路径与公平机会

作者: 阅读:
时间:2025-05-23

在新加坡,小学离校考试(PSLE)成绩相当的毕业生当中,升上中学进入普通工艺源流(Normal Technical)的学生,反而比进入普通学术源流(Normal Academic)的同学更有可能顺利完成中学学业,甚至获得中学以后的学历。

根据新加坡贸工部于5月22日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调查报告中的一篇专题研究指出,在小学离校考试成绩相当的前提下,普通工艺源流学生完成中学课程的概率比普通学术源流同学高出3.2个百分点,取得中学后学历的可能性也高出7.6个百分点。然而,在最终考获新加坡公立大学学位方面,普通工艺源流学生的比例则比普通学术源流学生低3.1个百分点。

在就业、薪资收入及财富累积方面,普通工艺和普通学术源流的学生在新加坡劳动力市场上的长期表现差异不大。

新加坡教育体制长期推行分流制度,致力于为不同学习能力和兴趣的学生量身定制教育路径。自1981年起,新加坡根据PSLE成绩将中学生分为“特别”(Special)、“快捷”(Express)及“普通”(Normal)三个源流。1994年起,“普通”源流进一步细分为“普通学术”和“普通工艺”,其中普通工艺源流主要支持在学术表现上较弱、但倾向于技术职业发展的学生,以降低辍学风险。

本项研究追踪了1993至1997年间进入普通源流的学生,通过整合他们的考试成绩、教育路径和后续经济与教育成就,深入分析不同源流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对能力相近的学生而言,普通工艺源流有效实现了支持技能教育、降低辍学率、保障基础教育完成率的目标,体现了新加坡中学教育分流制度的初衷。

不过,在不考虑成绩相等的前提下,整体来看,普通学术源流学生在完成中等教育、获得专业资历方面仍优于普通工艺源流学生。根据2015年数据显示,普通学术源流中学完成率为97%,远高于工艺源流的93%;获得工艺教育学院文凭的比率分别为82%和72%;至少拥有一项专业文凭的比例更是64%对比32%;最终拥有新加坡公立大学学位的比例则是26%对比7%。

收入方面,根据2012与2015年的数据,新加坡普通学术源流毕业生年均收入约为4万零765新元,而普通工艺源流则为3万1127新元。

研究指出,学历与经济差异的根本原因,仍在于学生入学时的学习能力差距,加上家庭资源、个人动机和志向等复杂的非量化因素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教育部自2024年起全面落实“科目编班”制度,不再依据分流进行班级划分,而是让不同背景和能力的学生在同一课堂学习,传统的分流制度已成为历史。这一改革标志着新加坡教育迈向更包容、更灵活的发展阶段,致力于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平而多元的学习机会。

相关推荐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