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

新加坡率先引入AI心脏扫描系统,分析时间缩短90%

作者: 阅读:
时间:2025-05-23

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NHCS)正通过全国性项目,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中的深度应用,率先在三家医院部署先进的AI系统SENSE,以加快心脏扫描图像的分析速度。该系统能够将解读时间从传统的2至4小时缩短至10分钟以内,提升效率高达90%,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测冠状动脉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新加坡也不例外。在本地相关死亡病例中,约三分之一归因于冠状动脉疾病。当动脉因斑块堵塞变窄,血流受阻时,极易引发胸痛甚至心脏病突发。

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心内科高级顾问巴斯克然助理教授指出,绝大多数患者在心脏病发作前毫无症状,因此病情往往在发作后才被发现。据其他地区的研究,高达69%的冠心病患者在发病前并未出现明显异常。

他补充:“东南亚正面临全球冠脉疾病增长最迅速的趋势。除了传统风险因素如吸烟、家族病史等,早期通过心脏扫描识别潜在病变,是降低风险的关键。”

正因如此,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旗下的心血管系统与人工智能技术实验室(CVS.AI)开发了SENSE系统。它运用本地群体数据进行训练,能识别扫描图像中的微小差异,例如斑块是否含脂、是否已纤维化或钙化等,这些指标都与未来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密切相关,并有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CVS.AI实验室联合主任钟良副教授介绍,系统训练基于超过5000名患者、近300万张扫描图像,准确率可达85%至99%,媲美专业医生。但他也强调,该系统的角色是辅助而非取代医生。“人工智能可以加速流程,但最终决策仍由医生负责。”

SENSE系统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于国家心脏中心、国大医院和陈笃生医院展开为期一年的试行计划。若试点成果理想,未来有望在新加坡全国范围内推广,并进一步拓展至东南亚其他国家。

钟良指出,患者最直接的好处在于能于检查当天获得分析结果,缩短就诊时间,提升诊断效率。随着AI系统的成熟,心脏扫描数量有望从目前每日15至25人,提高至两三倍。

不过,推动新科技的普及并非没有挑战。他表示,目前最大难题是医生和患者对AI的接受度较低。“医疗行业相对保守,医生需要时间去理解和适应新技术,患者也需要建立对AI系统的信任。”

随着新加坡致力于在医疗科技领域持续创新,SENSE的落地有望成为区域性AI医疗解决方案的典范,为新加坡在全球精准医疗版图中进一步夯实领先地位。

相关推荐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