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巴士运输再迎智能化升级。如今,只需几分钟,巴士驶过装有人工智能摄像头和感应器的通道,轮胎胎纹深度、气压、圆周等数据就能自动上传系统,取代过去需半小时的繁琐检测流程,大幅缩短时间并提高效率。
这套自动轮胎管理系统(Tyre Management System)将在今年底前于新加坡的两个巴士车厂全面启用。预计每个车厂每年可节省约2000个工时和近7万元成本,不仅降低营运开支,还能提升巴士安全性和服务可靠度。
该项目获得全国职工总会企业培训委员会(Company Training Committee,CTC)补助金支持。近年来,新加坡引入人工智能优化营运、提升员工效率的CTC项目已超过70个,整体上已批准500多家公司、700多个补助项目,预计让近1万名工友受益。受惠员工除享有年度加薪外,平均还能多获得约5%的工资涨幅,并通过职业发展规划和技能津贴,获得更明确的发展路径和晋升机会。
新加坡巴士运营商新捷运也在实里达和乌鲁班丹巴士车厂落实该系统,并推出“维修诊断专员”职业发展计划,为超过50名员工规划未来发展、提升技能和提高薪资。该公司早在2023年便于勿洛北巴士车厂进行系统概念验证,取得良好成效。如今,检测频率已可从每月一次提升至每两三天一次,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为每个车厂每年省下约2000个工时和6万7000元。
新捷运总裁表示:“技术人员能利用节省下来的工时去进修,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承担更高阶的工作,薪金也会随之增长。这不但让员工和行业受益,也能让公众享有更安全、可靠的巴士服务。”
一线维修人员也分享体验,经过五个月培训后,学会运用数据分析及时探测潜在故障。“有了人工智能,我们能提前发现问题,避免巴士在路上抛锚。”他说。
职总秘书长强调,新加坡正处在人工智能时代,职总将持续与更多企业合作,引入前沿科技,协助年长员工提升技能、增强信心,为自己争取更好生活。自2019年推出以来,CTC计划已成为推动企业转型、提升生产力与员工技能的重要举措,政府也在2022年拨款1亿元支持该计划,并在今年财政预算案中再追加2亿元,展现新加坡推动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