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建屋局受询时指出,它知道有空置的预购组屋在公开市场上求售,包括媒体近期报道的个案。发言人透露,当局每月会进行约500次抽查,确保没出现非法出租组屋等违规行为,并强调会毫不犹豫地对任何违规行为采取执法行动。
从2017年至2022年11月共有53名组屋屋主因在最低居住年限期间,没有亲自入住单位,被建屋发展局执法对付,其中21个单位被强制收回,其余屋主则被书面警告或罚款。
当局知道有空置的预购组屋在公开市场上求售,包括媒体近期报道的个案,其中一些个案报道时,建屋局其实已展开调查。
建屋局发言人透露,每月会进行约500次抽查,以确保没出现非法出租组屋等违规行为。
“此外,如果建屋局收到涉嫌违规的反馈,包括有单位没屋主居住却在网上求售,就会彻底调查,建屋局会毫不犹豫地对任何违规行为采取执法行动。”
“原装”组屋求售引争议
义顺51街第505A座组屋一个1206平方英尺的五房式角头单位,近期以69万元在房地产销售平台PropertyGuru求售引起争议。根据房屋经纪张贴的照片显示,单位处于“原装”状态,不仅空无一物,客厅没铺地砖和安装灯具,甚至连厕所马桶盖的塑料包装都未拆除。
据知这个2014年完工的组屋单位,由一对夫妻以低于40万元的价格购买,但他们因和家人一起住在有地房产,单位一直空置。广告如今已撤下。
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星期一在脸书贴文指出,预购组屋的屋主一定要亲自入住,不能将单位空置五年后,再放到公开市场转售。
如果屋主无法满足最低居住年限(MinimumOccupationPeriod),必须把有关单位要归还给建屋局,之后建屋局会列为剩余组屋,开放给其他购屋者申请。
根据规定,购屋者向建屋局购买组屋后,须满足五年的最低居住年限后,才可转售,黄金地段组屋则要住满10年。最低居住年限是从屋主领取钥匙后算起,但不包括屋主没入住时间。
违例屋主的单位可被强制收回、面对最高5万元罚款或书面警告。
收回的单位会当成剩余组屋出售,屋主未来五年也不能购买津贴组屋或申请租赁组屋。
屋主离婚或去世特殊情况会酌情处理
在组屋转售过程中,建屋局接获转售申请后会派人员上门查看单位。如果发现有无人居住迹象,当局会搁置转售申请并深入调查,包括约访屋主、邻居、卖家和房屋经纪,以及审查可证明单位居住情况的文件和记录。
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屋主在未住满最低居住年限面对财务困难、离婚或过世,建屋局会视个别情况,决定是否批准转售申请。
建屋局提醒,房屋经纪有责任确保售屋广告内容准确真实及合法转售,包括劝告顾客不可违法,也不可刊登虚假或具误导性广告。房屋经纪若违反房地产代理理事会道德规范和专业行为守则,可面对纪律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