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全球碳市场面临标准不一、融资断层及信任流失等挑战时,新加坡通过填补资金缺口和发展人力,旨在重建市场信心,推动碳市场的发展。
新加坡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在2025年5月5日的第三届GenZero气候峰会上指出,当前经济面临增长放缓、保护主义回潮和通胀压力,可能导致国家和公司推迟气候行动。“然而,大自然不等人,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持续并恶化。今天选择不作为,实际上就是选择加速走向严峻的未来。我们绝不能因犹豫不决而陷入瘫痪。”
此次峰会的主题为“克服瘫痪”,部长表示,这一主题正反映全球气候行动的现状。
新加坡深知碳市场是脱碳的重要推动力,国家和企业要实现气候承诺,需要国际合作。然而,碳市场仍然停滞不前,主要面临三大障碍:标准不一、融资缺口以及能力限制。
在融资缺口方面,部长指出,碳市场的项目开发者在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和实施阶段面临高额前期成本,尤其对许多新兴市场的开发者而言,这些成本难以承受。由于缺乏明确的投资路径和较长的回报周期,投资者往往保持谨慎态度,这限制了他们能够开展的项目的多样性和规模。
为此,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与淡马锡信托基金会合作,推出捐赠者指导基金(Donor-Advised
Fund)。该基金旨在动员家族办公室和慈善基金会投资符合经济发展局资助计划的高质量碳信用项目。基金已获得首笔2000万元的资金承诺,多个家族办公室正在与经济发展局及淡马锡信托基金会洽谈合作。
在碳项目的早期阶段,尤其是在项目注册至认可标准机构之前,通常面临关键的融资缺口,且难以获得融资渠道及长期的买家或承购方。捐赠者指导基金的推出,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加速东南亚及其他地区碳项目的早期开发阶段融资。
此外,新加坡家族办公室和慈善基金会可以通过捐赠者指导基金,在共同拨款、项目融资、承购合作与需求引导等领域与经济发展局合作。这将有助于为早期可行性研究提供联合资助,为已通过验证的项目注入资金,并通过签署承购协议释放需求信号,提升项目的可行性。
新加坡在能力建设方面也采取了两项措施。首先,新加坡国立大学永续发展学院将开设“碳服务与交易”专业课程,为有志投身碳市场的从业者提供系统训练。其次,精深技能发展局、经济发展局与企业发展局联合推出了首个国家级碳服务与交易技能框架,帮助本地人系统化地了解碳服务领域的职业发展路径与所需技能,同时为高等学府提供标准化课程规划指引,以确保受雇前培训和持续教育与培训课程能够与行业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保持一致。
新加坡虽然整体排放量仅占全球总量的约0.1%,但由于高度城市化与能源密集型经济结构,其人均碳排放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根据新加坡政府向联合国提交的《两年期透明度报告》,2022年本地温室气体总排放量高达5859万吨。碳税也已在2024年调高至每吨25新元。因此,新加坡将继续拓展绿色金融,完善碳交易制度,并支持相关人才培养,致力于在全球碳市场中发挥枢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