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加坡公共交通系统不断迈向更智能、更包容的方向,未来新采购的公共巴士将全面配备自动斜坡板,让轮椅及助行器使用者上下车更安全便利,同时也能减轻巴士车长的体力负担。根据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的资料,截至2025年5月底,新加坡道路上已有大约70辆配备自动斜坡板的电动巴士投入服务。
新加坡目前已有约130辆电动巴士上路,自2023年11月首个大型电动巴士采购合约发出后,所有新增电动巴士都配有自动斜坡板。车长只需按下车门旁的按钮,斜坡板即可自动伸缩,无需再弯腰操作,大大提升效率与安全性。
此外,新电动巴士也搭载“侧跪”功能,使巴士靠站时能降低车身高度,更贴近站台地面,方便所有乘客上下车。政府已宣布将在未来五年采购逾2000辆电动巴士,全面提升公共交通便利性。
尽管过去因可靠性与维护问题,自动斜坡板未被广泛采用,如今技术已大幅改善。陆路交通管理局指出,最新的斜坡板使用耐用铝合金材料并搭载高感应器,能自动检测障碍物并精准对齐路缘,不仅提升安全性,也降低维修频率。新加坡新捷运公司目前已在86号、107号及159号巴士线上投入这些新巴士,其他巴士营运商预计也将逐步部署。
新捷运表示,自动斜坡板一方面提升了轮椅使用者的乘车体验,也减轻了车长每日需反复弯腰操作的劳动压力。公司将持续收集车长使用反馈,与政府密切合作确保新设备顺利运作。
残障者权益组织与相关机构对这一变化表示欢迎,但也提出希望能在实际运营中看到更多包容措施。例如,避免轮椅区被占用、确保雨天操作安全,并持续加强车长对特殊乘客的敏感度和回应能力。
新加坡慈善机构SPD指出,硬件提升之外,人文关怀同样关键。包括提供更完善的车长培训、让驾驶员具备意识与同理心,才能真正实现“无障碍”出行。
轮椅用户李盛业表示,自动斜坡板若能有效运作,会大大提升他每日上下班的便利性,但仍希望车长在必要时愿意协助。“有时光有设备还不够,关键是人的态度。”他也呼吁,希望更多巴士配备两个轮椅停放区,避免因占用而错过班次。
自2018年起,新加坡所有新投入使用的公共巴士已设有两个轮椅停放区。随着配套设施与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新加坡的公共交通正朝着更加无障碍、科技化与人性化的方向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