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新加坡中学计算机学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

作者: 阅读:
时间:2025-09-08

配合科目编班制全面实施,新加坡中学明年将为中三学生开设计算机学选修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课程学习。

教育部此前宣布,2024年起,新加坡中学将全面实行科目编班制度。原本只为普通工艺源流学生开设的“电脑应用”课程将被取消,并由计算机学(Computing)课程取代。从2026年起,学校可以为中三学生开设G1程度(相当于原来的普通工艺源流)、G2程度(相当于原来的普通学术源流)或G3程度(相当于原来的快捷源流)的计算机学课程。

首批受新制度影响的学生将于明年进入中三年级。

自2027年起,新加坡中学的会考将不再区分N水准和O水准,改为全国统一考试框架。毕业证书将列出学生在各科目及其修习水平的成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第一批受新制度影响的学生将于2024年开始上中三。

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统筹司长汪光鸿表示,计算机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学的创意特性,并提高他们对网络安全、新兴科技及计算机学的影响力的认识。该课程还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沟通能力及精确性等生活技能。

学校开设计算机学这门选修课,可以帮助更多学生发展对计算机学的兴趣与专长,并掌握日益重要的数码和计算思维能力。

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计算机学课程,内容的深度将根据学生的能力有所不同。例如,G1程度的计算机学课程将使学生接触云端计算和新兴科技,如人工智能;G2程度的计算机学课程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学生将学习使用微控制器,并利用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校资源自行设定是否开设G1和G2程度的计算机学课程。G3程度的计算机学课程将相当于现行的O水准计算机学课程。目前,约有60所学校的1300名学生在修读O水准计算机学课程。

这门选修科将由原本教授计算机学科或电脑应用的教师授课,教育部也会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选修计算机学课程的条件,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裕廊西中学将为G1组的学生安排计算机学课程,G2和G3组的学生也可以选择计算机学课程,但必须确保数学成绩及格。

新加坡管理大学传播与科技教授林珊珊表示,让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科技和人工智能的设计原理及应用至关重要,尤其是学会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增强而非取代人类的能力。她认为,这将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未来升学时可以选择的相关科目。

她还提到:“课程不仅着重于培养计算能力,还注重解决问题和沟通等能力。我希望课程能够从跨学科的角度,向学生解释计算机学是如何与数学、工程、艺术、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的。”

相关推荐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