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科学中心近日推出史上规模最大的恐龙主题展览,引发人们对“人类是否正推动地球走向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深刻思考。无论是史前的巴塔哥尼亚巨型恐龙,还是如今已在新加坡消失的乳色巨松鼠,都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自然平衡的失衡。
这场名为“恐龙|灭绝|我们”(DINOSAURS | EXTINCTIONS | US)的展览,于10月11日起在新加坡科学中心正式登场。它融合了两大国际级展览——“巴塔哥尼亚的恐龙”(Dinosaurs of Patagonia)与“六次大灭绝”(Six Extinctions),首次在新加坡同场展出,让公众从地球历史的视角,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共存的关系。
“巴塔哥尼亚的恐龙”部分展示多达13种恐龙类型,其中包括长达40米、重达70公吨的马氏巴塔哥巨龙(Patagotitan
mayorum),这是已知地球上最大的恐龙之一。观众不仅能近距离欣赏这些巨龙的等比例模型,还能透过丰富的化石与互动展示,感受远古时代生命的壮阔。
此外,展览还通过33种恐龙化石与60个全尺寸模型,带领参观者回顾地球过去4亿年来经历的五次大灭绝事件。从恐龙灭绝到冰河期物种消失,再到现代生态危机,展览以生动的方式揭示生命的轮回与警示。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李光前自然历史博物馆特别为此次展览注入本土元素,展示了一些已在新加坡局部灭绝的动物物种,如乳色巨松鼠与赤领翠鸟(rufous-collared kingfisher)等。这些展品提醒人们:物种灭绝并非遥远的历史,而是当下仍在发生的事实。
透过这场展览,新加坡希望公众不仅能领略史前生物的壮观,更能反思现代社会在发展与生态之间的抉择。唯有重新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地球上的生命链才能延续下去。